时间: 2025-05-01 18:5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1:19
“率土同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整个国家的人民一同庆祝”。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共同喜悦和庆祝活动,通常用于描述国家或民族在重大节日、胜利或其他值得庆祝的**时的集体欢庆场面。
在文学作品中,“率土同庆”常用来描绘宏大的庆祝场景,增强作品的氛围和情感表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类似的表达来传达相同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历史、政治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和描述国家层面的集体行为和情感。
“率土同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其结构和意义体现了古代人对国家和民族团结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国家或民族重大喜庆**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团结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率土同庆”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上的全国庆祝活动,也象征着民族团结和共同目标的实现。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团结。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共同庆祝时的喜悦和团结,以及这种集体情感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观看奥运会时感受到“率土同庆”的氛围。当****员赢得金牌时,整个国家的社交媒体上都充满了庆祝和自豪的气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率土同庆,花开满城,人心欢畅。”
想象一下,全国的电视屏幕上都播放着庆祝的画面,人们的笑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率土同庆的生动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ation-wide celebration”或“national jubilee”,但这些表达没有“率土同庆”那种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率土同庆”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集体庆祝的词汇,它还承载着*文化中对团结和共同目标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1.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庆】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 、 《广雅·释言》-庆,贺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家驹。 、 《国语·鲁语》-故庆其喜。 、 《诗·小雅·裳者华》-是以有庆矣。 、 《三国志·吴主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 、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
【组词】
庆忭、 庆寿、 庆问、 庆官酒、 庆成宴、 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