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2:15
“卖券”这个词汇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出售某种券或票据,这些券或票据通常代表一定的权利或价值,如电影票、优惠券、债券等。在金融领域,卖券可能特指出售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
“卖券”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相对直接,由“卖”和“券”两个字组成。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个词汇在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变得更加精确和专业化。
在现代社会,卖券的行为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娱乐和金融服务行业。它反映了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交换的便捷性。
提到“卖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街头小贩、忙碌的交易员或是各种促销活动,这些都带有一定的商业气息和生活节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卖券的情况,比如在旅游时购买景点门票,或者在商场中使用优惠券。
在诗歌中,可以将“卖券”融入描述城市生活的场景:
街头巷尾,卖券声声, 电影票、优惠券,生活的小确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街头小贩在卖各种券的场景,而听觉上可能是小贩的叫卖声和顾客的询问声。
在英语中,“卖券”可以对应为“selling tickets”或“selling coupons”,在金融领域则是“selling securities”。
“卖券”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各种交易和活动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类词汇能够增强沟通的精确性和专业性。
1.
【卖】
(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出物货曰‘卖’,购取曰‘买’,祗一声之轻重。与物美曰‘好’,好之曰‘好’,物丑曰‘恶’,恶之曰‘恶’同例。窃谓‘买、卖’本是一字,后以其声异,故从‘出’以别之。”-卖,出物货也。 、 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 明·刘基《卖柑者言》-有卖果者。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 、 晁错《论贵粟疏》-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卖炭得钱;出卖、 卖动、 卖缺、 卖冰、 卖婆、 卖婚、 卖爵、 卖货、 卖春、 卖契、 卖妻鬻子、 卖文
2. 【券】 通称“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