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9:01
“三冬”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三个冬季,即三个连续的寒冷季节。字面意思是指三个冬天的时间段。
在文学中,“三冬”常用来形容长时间的寒冷或艰难时期,如“历经三冬的磨难”。在口语中,可能更直接地指代三年的冬季,例如在讨论气候变化或农业周期时。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农业科学中,可能会精确地指代三个连续的冬季周期。
“三冬”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直接由“三”和“冬”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提及冬季的诗句。
在**文化中,冬季常被视为一个考验和忍耐的季节,因此“三冬”也常带有坚持和忍耐的象征意义。在农业社会中,冬季是休耕期,也是对农民耐力和准备下一年耕作的考验。
“三冬”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坚韧和耐心,联想到了在寒冷和困难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三冬”来形容我在大学期间经历的三个艰难的学术年份,每个冬季都象征着一段艰苦但有价值的时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冬的雪花,覆盖了岁月的痕迹,留下了坚韧的足迹。”
视觉上,“三冬”可能让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景象,听觉上则可能是寒风呼啸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ee winters”,但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可能没有“三冬”在中文中那样的文化和情感深度。
“三冬”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时间的流逝,还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有耐心和坚韧,面对生活中的寒冷和挑战。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