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54
享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供奉祖先或神灵的殿堂,通常用于古代皇家或贵族的宗庙中。它是一个具有**和礼仪性质的建筑,用于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或神灵的尊敬和纪念。
在文学作品中,享殿 常常被用来描绘庄严肃穆的场景,如古代宫廷或宗庙的祭祀仪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考古或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享殿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享”字有供奉、祭祀的意思,“殿”字则指宫殿或大型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和专业领域中。
在传统文化中,享殿 是家族和国家的象征,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神灵的信仰。它在社会结构和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家族传承的重要场所。
享殿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和皇家的庄严场面。它唤起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之情。
在参观故宫时,我曾亲眼见到过古代的享殿,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厚重和深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享殿:
在古老的享殿前, 香烟缭绕,钟声悠扬, 祖先的灵魂在此安息, 岁月的长河中, 我们传承着不灭的信仰。
想象一座古老的享殿,青石铺就的地面,雕梁画栋的屋顶,香烟袅袅升起,钟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可能被称为神庙、教堂或清真寺,它们在各自的文化和**体系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即供奉和祭祀的场所。
享殿 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建筑名称,更是古代文化和信仰的象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激发我们对传统和信仰的尊重和思考。
1.
【享】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享,献也。 、 《诗·小雅·信南山》-享于祖考。 、 《诗·小雅·天保》-是用孝享。 、 《诗·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 《考工记·玉人》-诸侯侯以享天子。 、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 、 《礼记·祭法》-享尝乃止。 、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相夺予享。 、 《书·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 《西游记》-杀牛宰马,祭天享地。
【组词】
享厅、 享牛
2.
【殿】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引证】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战国策·魏策》-苍鹰搏击于殿上。 、 杜牧《阿房宫赋》-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聊斋志异》-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 、 《汉书·黄霸传》-有举孝子者先上殿。 、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浮屠北有佛殿一所。
【组词】
宫殿、 殿陛、 殿直、 殿使、 殿脚人、 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