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4:21
孙婿: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孙子的丈夫”,即女儿的儿子的丈夫。在**传统家庭关系中,孙婿是家庭成员之一,通常与祖父母辈有一定的亲属关系。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孙婿可能被描绘为一个孝顺、尊敬长辈的角色,或者是一个与传统家庭观念相冲突的现代青年。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提及孙婿时,人们可能会讨论他的性格、职业、对家庭的态度等。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社会学领域,孙婿可能被提及作为家庭结构和亲属关系研究的一部分。
同义词:外孙婿(强调是女儿的儿子的丈夫) 反义词:孙女婿(指儿子的儿子的丈夫)
词源:孙婿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孙”(孙子)和“婿”(丈夫)两个字组成。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孙婿的角色和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从传统的家庭成员到现代社会中的独立个体。
在**传统文化中,孙婿被期望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照顾年长的祖父母。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个人主义的兴起,孙婿的角色变得更加多样化。
提及孙婿,可能会联想到家庭和睦、孝顺和责任感等正面情感。然而,也可能有人会联想到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在个人生活中,孙婿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家庭成员,参与家庭聚会和重要活动,对家庭和谐有积极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孙婿描绘为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如:
孙婿,家庭的纽带,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孝顺与创新并存,
家庭的希望,未来的光芒。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孙婿在厨房帮忙,祖父母微笑着看着他。 听觉联想:听到“孙婿”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家庭聚会的欢声笑语。
在不同文化中,孙婿的角色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孙婿可能更注重个人独立性,而在东方文化中,家庭责任和孝顺可能更为重要。
孙婿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家庭关系和社会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孙婿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1.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
2.
【婿】
(形声。从女,胥声。或作“壻”。本义:古时女子称夫为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壻,夫也。 、 《尔雅》-女子之夫为壻。 、 《礼记·昏义》-壻执雁入。 、 《诗·有女同车》笺-壻御轮三周。 、 《左传·文公十二年》-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壻也。 、 李瑞《乌栖曲》-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 《后汉书》-汉贵将独有奉车都尉,天子姊婿,爵为通侯,当先降之。 、 汤显祖《牡丹亭·写真》-若是姻缘早,把风流婿招,少什么美夫妻图画在碧云高。
【组词】
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