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1:41
词汇“时顺”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时”和“顺”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字的单独含义出发,尝试理解“时顺”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结合起来,“时顺”可能指的是时间的顺利流动,或者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
由于“时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时间的自然流逝或者事情的顺利发展。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或者方言中。
由于“时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时”和“顺”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用来表达一种理想的时间状态。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人们常常强调“适时”和“顺时”。因此,“时顺”可能被用来强调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符合文化中的时间观念。
“时顺”可能给人一种平和、顺利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切都在按照自然的节奏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一切都很时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时顺”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梭,时顺如流,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景色的画面,如河流静静流淌,树木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时顺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时顺”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
“时顺”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体现了人们对时间顺利流动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