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6:32
坦白:指毫无保留地说出事实真相,不隐瞒,不掩饰。
“坦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平坦、开阔,后来引申为心无遮蔽,直言不讳。
在许多文化中,坦白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需要诚信和透明的场合,如法律诉讼或商业交易。
坦白往往与勇气和信任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带来解脱感,也可能伴随着恐惧和不安。
在人际关系中,坦白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因为坦白了我的错误,最终得到了团队的理解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坦白”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月光下,我坦白我的爱,
无需言语,只需眼神的交汇。
想象一个人在夜晚的海边,对着广阔的天空和海洋坦白自己的心声,这样的场景可能伴随着海浪的声音和星空的宁静。
在英语中,“坦白”可以对应为“confess”或“admit”,在不同的文化中,坦白的行为可能受到不同的评价和处理。
坦白是一个强大的词汇,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表达,还触及情感和道德的层面。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坦白提醒我要诚实面对自己和他人,这是沟通和理解的基础。
1.
【坦】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坦,安也。 、 《易·履》-道坦坦。 、 《广雅》-坦坦,平也。 、 《管子·板法》。注:“平也。”-坦气修通。
【组词】
平坦、 坦夷、 坦坦、 坦迤、 坦途
2.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