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07:00
扯篷拉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拉扯船帆和纤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做事费力大而收效小,或者形容做事拖沓、效率低下。
在文学作品中,扯篷拉纤 可能用来形容某个角色的行为或决策过程,强调其效率低下或效果不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工作方式或态度。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讨论效率问题。
同义词:拖泥带水、磨磨蹭蹭、效率低下 反义词:雷厉风行、效率高、迅速果断
扯篷拉纤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航海术语,指的是船只在逆风或逆流时,需要拉扯船帆和纤绳来前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做事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情况。
在文化中,扯篷拉纤** 反映了对于效率和效果的重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加注重工作效率和成果,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警示和批评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拖沓和无效率的感觉,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焦虑和不满。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团队,他们的工作方式就像扯篷拉纤,进展缓慢,最终导致项目延期。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 扯篷拉纤 融入到描述时间流逝的诗句中:
岁月如梭,扯篷拉纤, 时光匆匆,不见成效。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船只在逆流中艰难前行的画面,船夫们拉扯着船帆和纤绳,形象地展示了 扯篷拉纤 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 spin one's wheels",意思是徒劳无功地努力,但这个表达没有 扯篷拉纤 那么形象和具体。
扯篷拉纤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做事效率低下的情况,还反映了人们对于效率和效果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这三十两银子,不过是给打发去说的小厮们作盘缠。
~攒门子,把式输他打得圆。
1. 【扯】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篷】
(形声。从竹,逢声。本义: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
同本义。
【引证】
明·魏学洢《核舟记》-篛篷覆之。
【组词】
篷舟、 篷船、 篷厂、 篷声、 篷庐、 篷底
3. 【拉】
4.
【纤】
(形声。从糸,千声从糸(mī),细丝,表微小。本义:细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纤,细也。 、 《书·禹贡》。郑注:“细也。”-厥筐元纤缟。 、 傅毅《舞赋》。注:“细縠也。”-纤縠蛾飞。 、 司马相如《子虚赋》-杂纤罗。 、 《三国志·诸葛亮传》-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 《汉书·马皇后纪》。注:“纤介,犹微细也。”-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 《隋唐演义》-纤谷蛾飞可爱,浮腾雀跃仙踪。
【组词】
纤毫芥蒂、 纤忽、 纤刀、 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