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2:13
词汇“倾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假设“倾颇”是一个组合词,由“倾”和“颇”两个字组成。
结合这两个字,“倾颇”可以理解为“相当倾斜”或“非常偏向”。
由于“倾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倾斜状态,或者在描述人物性格时,表示某人非常偏向某种观点或立场。
由于“倾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通常,“倾”和“颇”都是古代汉语中就存在的词汇,但它们的组合可能是现代创造的。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倾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强调其极端性或不平衡性。
“倾颇”可能给人带来不稳定、危险或极端的情感反应。在联想上,它可能与摇摇欲坠的建筑、极端的政治立场等形象相关。
由于“倾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倾颇”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危险:
山峰倾颇,云海翻腾,
天地之间,壮丽与险峻并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倾斜的塔楼或山峰,带来视觉上的不稳定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声呼啸,加剧了这种不稳定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倾颇”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短语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尽管“倾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汉语词汇组合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描述复杂的状态和情感。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颇】
(形声。从页,皮声。页(xié),人头。本义:头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颇,头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