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2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26:31
词汇“泄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方言词汇。由于其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进行。
“泄泄”在古汉语中可能有两个主要含义:
“泄泄”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泄”字有关,原意为水流,后引申为形容词,表示缓慢或轻佻的状态。
在古代文学中,“泄泄”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人物性格,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观察。
“泄泄”给人一种柔和、缓慢的感觉,可能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风光或悠闲的生活态度。
由于“泄泄”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应用较少,但在某些文学创作或方言表达中可能会有所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泄泄流水,悠悠岁月,时光如梦,不觉已千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意境。
“泄泄”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学习和使用这类词汇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内涵。
1.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引证】
《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运物之泄也。 、 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穷岫泄云。 、 《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宗气泄也。 、 《淮南子·本经》-精泄于目。 、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蓄泄数千载。
【组词】
泄宣、 泄冤、 泄写
2.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引证】
《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运物之泄也。 、 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穷岫泄云。 、 《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宗气泄也。 、 《淮南子·本经》-精泄于目。 、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蓄泄数千载。
【组词】
泄宣、 泄冤、 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