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6:29
正步:正步是一种军事行进方式,要求士兵在行进时保持整齐划一的步伐,通常包括挺胸、抬头、手臂摆动和步伐大小一致等特点。正步在军事仪式、阅兵和其他正式场合中使用,以展示军队的纪律性和统一性。
正步一词源自军事术语,最初用于描述军队行进时的标准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体育训练和日常比喻。
在许多文化中,正步被视为纪律和秩序的象征。在军事仪式和阅兵中,正步的使用强调了国家的统一和军队的力量。在社会层面,正步也常被用来比喻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行为。
正步通常给人以庄严、整齐和纪律性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军队、仪式和国家庆典等正式场合。在个人层面,正步可能唤起对秩序和纪律的尊重感。
在学生时代,我参加过学校的军事训练,其中正步是必修课。通过练*正步,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保持一致性和纪律性。
诗歌: 整齐的步伐,正步向前, 每一步都刻着纪律的印记。 军旗飘扬,士兵们挺胸抬头, 在阳光下,他们的身影如此庄严。
正步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整齐排列的士兵,步伐一致,手臂摆动协调。听觉上,正步伴随着整齐的脚步声和口令声,营造出一种庄严和有序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正步的具体执行方式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的正步强调步伐的整齐和手臂的摆动,而德国的正步则以其独特的抬腿高度和手臂摆动方式而闻名。
正步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学、口语和体育训练中发挥着作用。它象征着纪律、秩序和统一,能够唤起人们对庄严和纪律性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正步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与纪律和秩序相关的概念和场景。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