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4:03
注射 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将药物、疫苗或其他液体通过针头注入人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皮下、肌肉内或静脉内,具体取决于所需药物的类型和治疗的目的。
注射 这个词源自拉丁语“injectio”,意为“投入”或“引入”。随着医学的发展,注射技术也经历了从简单的皮下注射到复杂的静脉注射的演变。
在不同的文化中,注射可能与不同的社会观念和医疗实践相关。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注射可能与现代医学的进步和效率联系在一起,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与传统医学的实践形成对比。
注射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或不适感,尤其是对于那些害怕针头的人来说。然而,它也象征着治疗和康复的可能性。
在我的生活中,注射通常与定期接种疫苗的经历相关。每次去医院接种疫苗时,都会感受到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情绪。
在诗歌中,注射可以被用来比喻性地描述一种深刻的改变或影响:
像一次注射, 深深刻入我的灵魂, 改变了我的视野, 治愈了我的伤痕。
注射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针头、注射器和医疗环境。听觉联想可能包括注射时针头刺入皮肤的声音和医疗设备的轻微嗡嗡声。
在不同语言中,注射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使用情况相似。例如,在西班牙语中,注射被称为“inyección”。
注射 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不仅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文化和个人经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不同用法和含义,对于深入理解医学术语和文化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1.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