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35:48
“献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提出计策或建议,通常用于表示某人向他人或组织提供智慧、策略或计划。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主动性和贡献性,即某人自愿地、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出谋划策。
在文学作品中,“献谋”常用于描述智者、谋士或顾问的角色,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刘备献计献策。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专业的场合,如商业会议、政治讨论中,人们可能会使用“献谋”来表达提供策略或建议的行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强调点的不同。例如,“献策”更侧重于具体的策略,而“献谋”则可能包含更广泛的智慧和策略。
“献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献”和“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献”有贡献、奉献的意思,“谋”则指计划、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智者和谋士被高度尊重,他们的智慧和策略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献谋”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智慧和贡献。
“献谋”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智慧、策略和贡献。它鼓励人们积极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团队项目中担任策划角色,多次为团队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献谋献策。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智慧和策略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献谋”:
智者献谋于暗夜,
星光指引前路明。
策略如剑斩难题,
贡献智慧照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在沉思中提出策略的场景,背景是古代的书房或战略地图。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战争中的号角声或智者低沉的说话声。
在英语中,与“献谋”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offer advice”或“propose a strategy”。不同文化中对智者和策略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普遍都认可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对“献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代表着智慧和策略,还象征着贡献和积极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