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3:14
词汇“牵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牵蔽”是一个由“牵”和“蔽”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其中“牵”意味着引导或拖拉,而“蔽”意味着遮蔽或隐藏。
假设“牵蔽”的字面意思是“引导并遮蔽”,可能指的是在引导某人或某物的同时,对其进行遮蔽或隐藏。
在文学中,“牵蔽”可能用来形容一种复杂的情感或行为,比如在引导某人走向某个方向的同时,又不想让他们完全了解真相。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牵蔽”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牵蔽”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保护或控制的行为,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能会牵蔽孩子,不让他们过早接触复杂的社会现实。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神秘和不确定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引导和遮蔽两个相反的行为。
由于“牵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牵蔽”来创造一种朦胧的意境:
月光下,他牵蔽着她的手,
穿过迷雾,寻找失落的星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雾中牵着另一个人的手,周围的一切都被雾气遮蔽。
由于“牵蔽”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尽管“牵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思考引导和遮蔽这两个概念的结合。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蔽】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遮住,遮掩。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蔽,蔽蔽小草也。 、 《广雅》-蔽,障也,隐也。 、 《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蒲蔽。 、 《管子》。注:“所以捍车马。”-乘马其蔽五。 、 《淮南子·修务》-景以蔽日。 、 《老子》-故能蔽不新成。 、 楚·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 、 《史记》-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阴翳蔽日。
【组词】
隐蔽、 屏蔽;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