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2:37
木桩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用木材制成的长条状物体,通常是圆柱形,用于支撑、固定或标记等用途。木桩可以是自然生长的树木经过切割和加工而成,也可以是人工种植的树木直接使用。
木桩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词:桩、柱、杆
反义词:无(木桩作为一个具体物品,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木桩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木”和“桩”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桩”字已有支撑、固定的含义,而“木”则指木材。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桩的用途和形态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许多文化中,木桩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原始部落中,木桩被用作图腾柱,象征着部落的信仰和历史。在现代社会,木桩在建筑和农业中的应用体现了其实用价值。
木桩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稳固、坚实和可靠的。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田园生活或古老的传统。在某些情况下,木桩也可能象征着障碍或限制。
在个人生活中,木桩可能用于花园的围栏、露营时的帐篷固定或钓鱼时的渔网固定。这些经历都体现了木桩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
诗歌:
在河岸边,木桩静静伫立,
岁月在它们身上刻下痕迹。
它们见证了无数的日出日落,
支撑着梦想与希望的桥梁。
视觉:木桩的图像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风光、古老的建筑或自然的原始美。
听觉:想象木桩被钉入地面的声音,那种沉闷而有节奏的敲击声,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力量和稳定感。
在不同语言中,木桩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用途相似。例如,英语中的“stake”和德语中的“Pfahl”都指木桩。
木桩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世界。通过对木桩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多重含义,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桩】
(形声。从木庄声。舂(chōng)。本义:桩子,打入地中以固基础的木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樁,橛杙也。 、 唐·李白《大猎赋》-下整高颓,深平险谷,摆桩栝,开林丛。
【组词】
船桩;桥桩;短树桩;铁桩;水泥桩;桩歌、 桩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