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9:17
坐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被关押在监狱中,即因犯罪或其他原因被法律机构拘留或监禁的状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坐狱”可能被用来描绘人物的悲惨命运或深刻的心理变化,如在《悲惨世界》中,让·瓦尔让的坐狱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后半生。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坐狱”可能被简化为“坐牢”,用来描述某人因犯罪而被监禁的情况。 专业领域:在法律领域,“坐狱”可能被更正式的词汇如“服刑”或“监禁”所替代。
同义词:坐牢、服刑、监禁、关押 反义词:释放、自由、获释
“坐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坐”和“狱”两个字组成,其中“坐”表示处于某种状态,“狱”指监狱。在古代汉语中,“狱”已有监禁之意,因此“坐狱”直接表达了被监禁的状态。
在**文化中,“坐狱”往往带有负面含义,与犯罪、惩罚和失去自由紧密相关。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法律制度和社会正义的执行。
“坐狱”一词通常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失去自由、孤独和痛苦。它也可能引发对正义和法律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有人因犯罪而坐狱,这可能会对家庭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引发对法律和道德的深刻反思。
在诗歌中,可以将“坐狱”比喻为心灵的囚笼,如:“他的心灵如坐狱般沉重,无法挣脱过去的阴影。”
视觉上,“坐狱”可能让人联想到监狱的铁窗、灰暗的墙壁和孤独的身影。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铁门关闭声或寂静中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坐狱”可以对应为“imprisonment”或“incarceration”,在不同文化中,对监禁的态度和法律制度可能有所不同。
“坐狱”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法律状态,还触及了人性、自由和正义的深层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和法律的复杂性。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