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6:54
词汇“启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启奠”进行分析:
“启奠”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开启”和“奠定”的结合。在古代,它可能指的是开始一项重要的仪式或活动,并为这项活动奠定基础。
在文学作品中,“启奠”可能用于描述某个重要**的开始,如一场战争、一个朝代的更替或一个重要工程的启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或建筑学中,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启奠”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启”有开启、开始的意思,“奠”则有奠定、建立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启奠”可能与各种仪式和典礼有关,如建筑的奠基仪式、新学期的开学典礼等。这些仪式通常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标志着新的开始和基础的奠定。
“启奠”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重大**或重要的社会活动。它传达了一种开始和奠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新的希望和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启奠”可能用于描述某个重要项目的开始,如新家的装修、新工作的开始等。它强调了这一开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启奠”来描绘一个新的开始,如:
晨曦初露,启奠新篇,
梦想之舟,扬帆远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庄重的仪式场景,人们穿着正式的服装,进行着奠基或开启的仪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而悠扬的乐曲,如古典音乐,来增强这种仪式感。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启奠”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有“inauguration”(就职典礼)、“foundation”(奠基)等,它们都传达了开始和奠定基础的意义。
“启奠”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传达了开始和奠定基础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启,开也。
2.
【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引证】
《说文》-奠,置祭也。 、 《诗·召南·采蘋》-于以奠之。 、 《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共其奠牛。 、 《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舍奠于其庙。 、 《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故既奠。 、 《礼记·檀弓》-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 、 清·袁牧《祭妹文》-奠汝又不见汝食。
【组词】
祭奠、 奠馔、 奠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