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2:55
“多寡”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多”和“寡”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数量的多少。基本含义是用来描述某物或某事的数量是否丰富或稀缺。
在不同的语境中,“多寡”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多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多”表示数量大,“寡”表示数量小。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多寡不齐”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含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多寡”常与资源的分配和公平性相关联。例如,在古代社会,粮食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
“多寡”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资源的分配不均和社会的不平等。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对公平和正义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多寡”来描述我的时间安排,比如“这个周末我的空闲时间多寡不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色多寡,星光点点,夜空如画,思绪万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丰收与饥荒对比的画面,以此来体现“多寡”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描述资源丰富与匮乏的不同音乐节奏。
在英语中,“多寡”可以对应为“abundance/scarcity”或“plenty/lack”,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资源的丰富或稀缺。
“多寡”是一个描述数量多少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准确表达和理解信息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1.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2.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