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47:55
烧除: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燃烧的方式去除或消灭某物。在农业、林业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烧除通常指的是有控制地燃烧植被,以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促进新植被的生长或改善土地条件。
烧除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烧”和“除”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燃烧和去除。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词汇已经存在,用于描述通过燃烧来清除或改变某物的状态。
在某些文化中,烧除被视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用于净化土地或标记新的开始。例如,在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文化中,有控制的烧除是一种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用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
烧除可能引起人们对破坏和重生的联想。在情感上,它可能被视为一种必要的牺牲,以换取更好的未来。
在个人生活中,烧除可能与清理旧物、摆脱过去的不良习惯或情感包袱有关。例如,通过烧毁旧信件或日记,人们可能象征性地表示与过去的某些部分告别。
在诗歌中,烧除可以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转变和净化:
火焰吞噬了枯萎的叶片, 灰烬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烧除,不仅是毁灭, 更是重生的序曲。
烧除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焰的跳动、烟雾的升腾和木材的噼啪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烧除的生动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烧除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美的一些原住民文化中,烧除是一种传统的土地管理方法,而在现代城市文化中,烧除可能更多地与清理和重建有关。
烧除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实际的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象征性的角色。它连接着破坏与重生,净化与转变,是一个充满多重意义的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烧除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