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9:45
“泰山其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泰山崩塌”。泰山在**文化中象征着稳固和崇高,因此这个成语比喻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或灾难。
“泰山其颓”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泰山其颓,梁木其坏”,用来比喻国家的衰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文化中,泰山被视为五岳之首,象征着稳固和崇高。因此,“泰山其颓”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常用来形容国家或社会的重大变故。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沉重和悲观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着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历史的变迁、国家的兴衰以及个人的重大挫折。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个重要人物的去世或某个重要**的失败,如“当得知导师去世的消息,我感到泰山其颓,学术道路似乎失去了方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泰山其颓兮,国之殇;梁木其坏兮,民之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巍峨的泰山突然崩塌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的轰鸣声,象征着灾难的降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fall of an empire”或“the collapse of a giant”,但这些表达没有“泰山其颓”那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泰山其颓”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形容重大的损失,还反映了人们对稳固和崇高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和历史。
学人文人同声哀悼,‘~,哲人其萎’的成语。
1.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其】
期限。 同: 期
【引证】
《易·系辞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4.
【颓】
(会意。从页(xié),从秃。页,人头。本义:头秃。原作“穨”)。
同本义。本作“跕”。
【引证】
《说文》。字亦作颓。-穨,秃貌。从秃,贵声。 、 《六书故》-颓,首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