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7:10
“咫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非常短的距离,通常用来形容距离极近,近在咫尺。在古代,“咫”是指**古代的长度单位,约等于八寸,因此“咫尺”形容的距离非常近。
在文学作品中,“咫尺”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近,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很远,如“咫尺天涯”。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如“这两栋楼相距咫尺”。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建筑学中,它可能用来精确描述小范围内的距离。
同义词中,“近在咫尺”强调距离的极近,而“近在眼前”则更强调可见性。反义词则强调距离的遥远。
“咫尺”源自**古代的度量衡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字面意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心理距离或情感距离的远近。
在**文化中,“咫尺”常与“天涯”相对,形成强烈的对比,用以表达即使物理距离很近,但心理或情感上的距离可能非常遥远。
“咫尺”给我的情感反应是一种无奈和遗憾,因为它常常用来描述那些近在眼前却无法触及或理解的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因为误会而疏远,尽管我们住在同一个城市,几乎可以说是咫尺之遥,但心与心的距离却变得遥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咫尺”:
咫尺之间,心海茫茫,
一纸之隔,情深似海。
看到“咫尺”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两栋紧挨着的建筑物,或者两个人站在彼此面前却无法交流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默或叹息声。
在英语中,“咫尺”可以对应为“a stone's throw”或“just around the corn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距离极近的概念。
“咫尺”这个词在汉语中不仅描述了物理距离的近,还常常用来形容心理或情感上的距离。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通过学*和使用“咫尺”,我更加理解了距离的多重含义,以及如何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这一词汇。
1.
【咫】
(形声。从尺,只声。本义: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 、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 《国语·晋语》-吾不能行也咫。 、 《国语·楚语》。注:“言少也。”-是知无咫。
【组词】
咫尺之书
比喻距离很近。
【引证】
《周书·太子》。注:“喻近。”-晋视道如咫。 、 《吕氏春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
【组词】
咫步、 咫见、 咫书、 咫尺千里、 咫只天颜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