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1:37
“倚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依靠在柱子上。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物体靠在柱子上,可能是为了支撑、休息或作为某种姿势。
“倚柱”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倚”字意为依靠,“柱”字意为柱子。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诗经》中的“倚柱而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扩展到现代汉语中。
在**传统文化中,“倚柱”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古代文人在庭院中倚柱吟诗,表达了一种闲适和文雅的生活态度。
“倚柱”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联想到了古代文人的悠闲生活和深沉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公园的长椅上,我看到一位老人倚柱而坐,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玩耍,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岁月的宁静和生活的简单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倚柱”:
夕阳下,我倚柱而立,
思绪随风飘散,
岁月静好,心随云淡。
视觉上,“倚柱”让我联想到古老的庭院和斑驳的柱子。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柱子间的轻微响声,或是远处传来的悠扬琴声。
在英语中,“倚柱”可以对应为“lean against a pillar”,但在西方文化中,这个动作可能没有像在**文化中那样丰富的文学和情感内涵。
“倚柱”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细腻之处,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