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4:50
“惜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珍惜文字,即在使用文字时非常谨慎,避免浪费或滥用。基本含义是指在写作或说话时,对每一个字的选择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精确和有效,不使用多余或不恰当的词汇。
在文学语境中,“惜字”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文笔简洁、用词精炼的作家或作品。在口语中,它可以指某人在日常交流中说话简洁,不啰嗦。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学术写作,“惜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词都可能影响整个文本的意义和法律效力。
“惜字”这个词汇源于中文,直接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文字的尊重和重视。在古代,由于书写材料的珍贵,人们在使用文字时非常节约,这种*惯逐渐演变成了对文字使用的谨慎态度。
在**文化中,文字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惜字”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它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表达的严谨态度。
“惜字”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尊重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妙用词,以及那些能够在简洁中传达深刻意义的作家。
在我的写作中,我经常尝试实践“惜字”的原则,努力在保持内容丰富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词汇,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有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惜字”:
在文字的海洋里,我惜字如金,
每一句,都是心灵的深沉。
简洁中见真章,
在有限的字里,无限的情感。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作家坐在安静的书房里,手中拿着笔,面前是一张洁白的纸。他的眼神专注,每一次落笔都显得格外慎重。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惜字”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conomical with words”或“sparing in one's words”,都表达了在使用语言时的节俭和谨慎。
“惜字”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技巧,它反映了
1.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