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6 05:3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05:33:21
词汇“照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照盆”这一词汇的分析:
“照盆”字面意思是指盆中的水或液体反射出的光线或影像。它可能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月光或灯光照射在盆中的水面上,形成反射的现象。
由于“照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描述自然景色或室内环境的诗句中使用到这个词。
由于“照盆”的使用频率极低,很难找到现代的例句。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有类似“月华如练,照盆水波”这样的描述。
同义词可能包括“映盆”、“盆影”等,这些词汇都与盆中的反射现象有关。反义词则较难确定,因为“照盆”描述的是一种特定的光学现象,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照盆”的词源可能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因为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在古代,人们可能更注重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因此“照盆”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更为常见。
对于现代人来说,“照盆”可能会引起一种古朴、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或自然美景。
由于“照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照盆”用于描述古代场景或营造一种古典氛围,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古代文人的书房,月光照在书桌上的盆景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的庭院,一盆清水静静地放在石桌上,月光洒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银白色的光影。
由于“照盆”是一个非常特定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照盆”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诗意表达。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
2.
【盆】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盆,盎也。 、 《考工记·陶人》-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 、 《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与其盆簝。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组词】
炭盆、 脸盆;大铜盆、 盆吊、 盆冤、 盆口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