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2:16
“有天没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天空但没有太阳”,比喻环境黑暗,没有光明,或者形容社会风气败坏,没有正义和公理。
“有天没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社会正义和光明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描述自然环境,更多地用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太阳象征着光明和正义,因此“有天没日”这个成语在描述社会问题时,强调了正义和光明的缺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持续关注。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联想到的是黑暗、混乱和无序。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正义,追求光明和公正。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遇到不公正或腐败的情况,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种令人沮丧的环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有天没日’的岁月里,心灯不灭,照亮前行的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der a dark cloud”或“in the shadow of corruption”,但这些表达没有“有天没日”那样强烈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有天没日”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光明的追求,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社会现象,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追求正义和光明。
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
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的,吓得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
焦大对贾府的祖辈有救命之恩,他曾出生入死保护主子,宁可自己喝马尿。焦大因此在贾府居功自傲,经常看不起其他奴才。他骂贾蓉他们每日偷鸡摸狗,贾府扒灰养小叔子。奴才们听到这些有天没日的话,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把他捆起来
1. 【有】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