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2:45
热污染是指工业生产、发电、交通运输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一种污染形式。这种污染主要通过增加水体和大气中的热量来体现,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
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和工程学中,“热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涉及热排放的监测、控制和治理。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相关的概念,如“环境温度升高”或“生态破坏”,则经常被提及。
同义词:热排放、热负荷增加 反义词:热吸收、冷却效应
“热污染”一词源于对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提高,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环境科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
在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热污染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法规来限制热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提到“热污染”,可能会联想到炎热的夏天、污染的河流和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带来一种负面和担忧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热污染”这个词,但通过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为减少热污染做出贡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当夕阳染红天际,热污染悄然降临,河流不再清澈,生命之歌渐行渐远。”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曾经清澈的河流,现在因为热污染而变得浑浊,周围的生命迹象逐渐消失。这样的画面可能会伴随着悲伤的音乐,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thermal pollution”,德语中的“Wärmeverschmutzu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同一环境问题。
“热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科学术语,它提醒我们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和关注热污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贡献。
1.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
2.
【污】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引证】
《说文》-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
3.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