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12:14
坐骑 的字面意思是指供人骑乘的动物或交通工具,如马、骆驼、自行车、摩托车等。在古代,坐骑多指马匹,而在现代,坐骑的含义扩展到了各种交通工具。
坐骑 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特指马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其他动物和现代交通工具。
在许多文化中,坐骑象征着力量、速度和自由。在古代,拥有一匹好马是贵族和勇士的象征。在现代,坐骑的概念更多地与个人交通工具相关,反映了社会对便捷交通的需求。
坐骑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冒险、旅行和自由。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骑士和英雄的浪漫想象。
在个人生活中,坐骑可能与童年的记忆相关,如骑自行车上学,或是与旅行的经历相关,如骑马穿越乡村。
在诗歌中,坐骑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旅程:
我的坐骑是一匹老马, 它载我穿越风雨和阳光, 在人生的道路上, 它是我的忠实伙伴。
坐骑 可能让人联想到马蹄声、风声和骑行的画面。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骑士骑马的英姿,或是现代人骑摩托车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坐骑的概念有所不同。在西方,马是常见的坐骑象征;在阿拉伯文化中,骆驼是沙漠中的主要坐骑;在现代社会,各种交通工具都可以被称为坐骑。
坐骑 这个词不仅承载了历史的重量,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它在语言中的灵活性和多义性使其成为一个有趣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坐骑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绘和理解人与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骑】
(形声。从马,奇声。本义:跨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骑,跨马也。 、 《楚辞·招魂》-步骑罗些。 、 《史记·项羽本纪》-脱身独骑。 、 《淮南子·人间训》-其子好骑。 、 明·刘基《卖柑者言》-骑大马。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骑马挟矢。
【组词】
骑射、 骑寇、 骑猎、 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