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0:50
“曲制”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音乐或诗歌中的曲调结构和格式。它强调的是音乐作品或诗歌的旋律、节奏和形式上的规定和安排。
在文学领域,“曲制”可能指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如古诗的平仄和押韵规则。在音乐领域,它可能涉及到乐曲的调式、节拍和旋律的组织方式。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典音乐或诗歌时可能会被提及。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曲制”更侧重于规定的结构和格式,而“曲式”可能更侧重于整体的音乐形式。
“曲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音乐和诗歌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音乐理论和文学批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讨论古典音乐和古诗时。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诗歌被视为高雅艺术,曲制的规定体现了对艺术形式的尊重和追求。在社会背景中,掌握曲制的知识被视为文化修养的一部分。
“曲制”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和精致的感觉,联想到古典音乐的优雅和古诗的韵味。它让人想到对艺术形式的尊重和追求。
在学*和欣赏古典音乐时,我深刻体会到曲制的重要性。它不仅规定了音乐的结构,也影响了音乐的情感表达。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歌时,我尝试融入古典的曲制元素,通过特定的韵律和节奏来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音乐家在钢琴前专注地创作,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形成美妙的旋律。这旋律遵循着严谨的曲制,给人以和谐与美的享受。
在西方音乐中,“曲制”可以对应到“form”或“structu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音乐作品的组织和结构。
“曲制”这个词在音乐和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规定了艺术作品的形式,也影响了作品的情感和审美表达。在学*语言和艺术时,理解和掌握曲制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