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5:21
年幼:指年龄小,尚未成年,通常用来形容儿童或未成年人。
“年幼”一词由“年”和“幼”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年”指时间,“幼”指年龄小。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年幼”。
在**文化中,年幼的孩子通常被视为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因此受到特别的关爱和重视。社会对年幼儿童的教育和保护也非常重视。
“年幼”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纯真、无邪和需要保护的形象。它唤起人们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年幼时的一些简单快乐至今难以忘怀。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充满了探索和学*的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年幼”:
年幼的梦,如晨露般纯净,
在阳光下闪烁,不染尘埃。
看到“年幼”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的画面,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
在英语中,“年幼”可以对应为“young”或“juvenile”。不同文化中,对年幼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年幼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
“年幼”这个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年龄阶段,还反映了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和关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年幼”这个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幼】
(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幼,小也。 、 《尔雅》-幼,稀也。 、 《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 、 《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子幼。 、 《礼记·祭义》-慈幼为其近于子也。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幼原耳。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吾幼且少。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
【组词】
幼主、 幼少、 幼志、 幼君、 幼孤、 幼累、 幼蒙、 幼愿、 幼龄、 幼碎、 幼学、 幼虫
小孩儿。
【引证】
陶潜《归去来兮辞》-携幼入室。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扶老携幼。 、 清·林觉民《与妻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组词】
幼壮、 幼科、 幼妇、 幼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