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5:26
“暗度金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偷偷地用金针穿过,比喻暗中进行巧妙的活动或秘密地施展技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巧妙地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解决了某个问题。
在文学作品中,“暗度金针”常用于描述那些智慧、机智或隐秘的行为,如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收集线索。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背后做了一些巧妙的安排或计划。在专业领域,如计算机安全领域,可以用来形容黑客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侵入系统。
同义词:暗中操作、暗箱操作、暗中策划 反义词:公开透明、明火执仗、明目张胆
“暗度金针”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显然与古代的针线活有关,金针在古代象征着精细和高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各种隐秘而巧妙的行为。
在文化中,“暗度金针”强调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不直接冲突的情况下解决问题。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成语反映了人对于策略和智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和巧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幕后默默工作、巧妙解决问题的人物形象。它激发了人们对智慧和策略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团队中总是默默无闻,但每当遇到难题时,他总能暗度金针,巧妙地解决问题,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在诗歌中,可以将“暗度金针”用来形容一位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用笔尖轻轻地编织着文字的网,捕捉着思想的蝴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穿着古装的女子,在昏暗的灯光下,手中拿着金针,轻轻地穿过丝绸,完成一件精美的刺绣作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针线穿过布料的细微声音,以及夜晚的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orking behind the scenes”或“stealthily maneuvering”,虽然不如“暗度金针”那样富有诗意和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暗度金针”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对于智慧和策略的重视。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我更加欣赏那些在幕后默默付出、巧妙解决问题的人。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供了一种形象而富有深度的表达方式。
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
日本政府,向来主张~,我国虽尚守中立,未曾加入协约团体,但日本如此举动,本使也很不赞成。
1.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3.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4.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