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1:02
“喟然而叹”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为感慨、悲伤或无奈而深深地叹息。其中,“喟然”表示深深地、沉重地,“叹”则是叹息的意思。整个成语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无奈。
“喟然而叹”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在**传统文化中,“喟然而叹”常与文人墨客的感慨相联系,表达他们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无奈。它让我联想到历史长河中那些感慨万千的文人,以及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历史书籍时遇到过这个成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喟然而叹,世事如梦,人生几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文人在月光下独自叹息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旋律,与深沉的叹息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gh deeply”或“let out a heavy sig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上与“喟然而叹”相近。
“喟然而叹”这个成语在表达深沉情感和内心无奈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它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上,喟然而叹。
余读风雅诸诗,未尝不~也。
1.
【喟】
(形声。从口,胃声。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喟,大息也。 、 《礼记·礼运》-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 《论语·先进》-天子喟然叹曰。 、 柳宗元《吊屈原文》-托遗编而叹喟兮,淆余涕之盈眶。 、 《汉书·李广苏建传》-喟然叹曰。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生喟然曰。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