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9:38
技艺:指专门的手艺、技能或艺术才能,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学*和实践才能掌握。它既可以指手工制作的技能,如木工、陶艺,也可以指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
技艺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手工艺人的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各种艺术和专业技能。
在**传统文化中,技艺常常与工匠精神联系在一起,强调精益求精和传承。在现代社会,技艺也与创新和个性化紧密相关。
技艺一词给人以专业、精通和敬业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精湛工艺和艺术成就的尊重和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幸参观过一个陶艺工作室,见证了陶艺家如何运用他们的技艺创造出美丽的作品,这让我对技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诗歌: 技艺如风,轻抚岁月, 手艺传承,心血凝结。 每一笔,每一划, 皆是时光的印记, 技艺,不朽的诗篇。
视觉:想象一位陶艺家在旋转的陶轮上塑造泥土,每一动作都透露出技艺的精湛。 听觉:听到一位小提琴家演奏,每一个音符都展现出高超的技艺。
在英语中,“技艺”可以对应为“craftsmanship”或“artistry”,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技能和艺术的结合。
技艺是一个充满深度和广度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技能的掌握,还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技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和工艺的复杂性和美感。
1.
【技】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技,巧也。 、 《礼记·坊记》。注:“犹艺也。”-尚技而贱车。 、 《大学》-无他抚。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他技,奇巧异端也。 、 《老子》。注:“工匠之巧也。”-人多技巧。 、 《庄子·天地》-能有所艺者技也。 、 《庄子·养生主》-道也,进乎技矣。 、 《庄子·养生主》-技盖至于此。 、 唐·柳宗元《三戒》-技止此耳。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技之奇妙。 、 明·魏学洢《核舟记》-技亦灵怪。
【组词】
技量、 技穷、 技擅穿杨、 技俩、 技法
2.
【艺】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丮(jí),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艺,种也。 、 《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 、 《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稷黍。 、 《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 、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以艺粟菽。 、 清·张廷玉《明史》-艺蔬自给。
【组词】
艺植、 艺人、 艺圃
技能;才能。
【引证】
《论语·雍也》-求也艺。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艺天下无双。 、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组词】
球艺;艺业、 艺高人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