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6:30
唱对台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个戏班子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演出同样的戏码,比喻双方在同一领域或场合中进行竞争或对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团体、个人在某个领域内进行激烈的竞争或对抗。
在文学作品中,唱对台戏 常用来形容两个或多个角色在政治、商业或其他领域中的竞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竞争,如体育比赛、学术竞赛等。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公司之间或政治团体之间的竞争。
同义词:竞争、对抗、较量、角逐 反义词:合作、协作、联合、共谋
同义词中,“竞争”强调的是为了争夺同一目标而进行的努力,“对抗”则更强调对立和冲突,“较量”和“角逐”则更偏向于体育或游戏中的竞争。反义词则强调的是合作而非对抗。
唱对台戏 这个成语起源于**传统戏曲文化,最初指的是两个戏班子在同一个戏台上演出同样的戏码,后来引申为任何形式的竞争或对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戏曲领域。
在文化中,唱对台戏 反映了人对于竞争和对抗的认知。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反映了人对于竞争的重视。
唱对台戏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感觉,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往往伴随着压力和挑战,但也可能激发人的斗志和创造力。
在个人生活中,唱对台戏 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竞争,如学*上的竞争、工作上的竞争等。例如,两个同事在争取同一个晋升机会时,可以说他们是在唱对台戏。
在诗歌中,可以将唱对台戏 融入到描述自然界中生物竞争的场景中,如:
春风拂面,百花争艳,
蜜蜂与蝴蝶,唱对台戏。
唱对台戏 可以联想到两个戏班子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的场景,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如绘画或摄影来表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戏曲音乐的激烈和紧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oing head-to-head" 或 "competing directly",这些表达也强调了直接的竞争和对抗。
唱对台戏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竞争的场景,还传达了竞争的紧张和激烈。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竞争的本质。
他特别喜欢~。
1.
【唱】
(形声。从口,昌声。“唱”字经传以“倡”为之。本义:领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唱,导也。 、 《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取其唱予和女。 、 《荀子·乐论》-唱和有应。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组词】
唱和
2.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3.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
4. 【戏】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