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5:56
接龙:接龙是一种游戏或活动,通常涉及参与者依次接上一个词、句子或主题,以形成连续的序列。这种活动可以是文字游戏,如成语接龙,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接力活动,如故事接龙。
接龙一词源自中文,最初用于描述一种传统的文字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扩展到了各种类型的连续活动,包括在线社区和教育环境中的应用。
在**文化中,接龙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被用作娱乐和教育工具。它不仅增强了语言技能,还促进了社交互动和团队合作。
接龙游戏通常带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它也让人联想到童年时光和集体活动的美好记忆。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课间休息时玩成语接龙,这不仅帮助我记住了许多成语,还增强了我的反应速度和思维灵活性。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使用接龙的概念,每一行诗的最后一个词作为下一行的开头,形成一种连贯的韵律和主题。
接龙游戏可以与链条的图像联系起来,每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链条。在听觉上,它可以让人联想到流水声或连续的鼓点。
在英语中,类似的文字游戏被称为“chain game”或“word chain”,在不同的文化中,这种游戏的形式和规则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接龙作为一种游戏和活动,不仅丰富了语言学的方式,也增强了社交互动和创造力。它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语言学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