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0:09
掷地金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声音像金子一样掷地有声”,比喻言辞或文章非常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言辞的坚定、有力和影响力。
掷地金声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晋书·孙绰传》,原文是“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用来形容文章的音韵和节奏之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言辞的有力和影响力。
在文化中,言辞的力量一直被高度重视。掷地金声 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言辞力量的追求和赞美,尤其是在公共演讲和文学创作中。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定、有力和自信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激励人心、改变观念的言辞,如历史上的伟大演讲和文学作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一位老师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的话语掷地金声,给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动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诗行,掷地金声, 在寂静的夜空中回响, 唤醒沉睡的心灵, 点燃希望的火光。”
想象一位演讲者在台上,声音洪亮,每一句话都像金子一样掷地有声,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nging endorsement”或“powerful statement”,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言辞的有力和影响力。
掷地金声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言辞的力量,也反映了人们对有效沟通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思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佳哉,~也。
1.
【掷】
(形声。从手,郑声。本义:扔,抛)。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 、 《聊斋志异·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崔]莺解裙带掷于梁。
【组词】
掷丸、 掷骰、 掷铁饼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
4.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