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1:55
1.亦作"虱处裻"; 语出《晋书.阮籍传》"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裻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裻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裻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裻中乎!"后因以"虱处裻"比喻身处浊世﹐局促难安。
1. 【虱】 - 侧身;置身。 【引证】 唐·韩愈《泷吏》-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
2. 【处】 -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
3. 【裻】 - 衣背缝:“王梦衣偏~之衣,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