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21:53
词汇“田捐”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地区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田捐”字面意思是指对田地的捐税或捐献。在古代,这可能是指农民或地主向国家或地方政府缴纳的一种基于土地面积的税赋。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田捐”可能出现在描述农业税收制度或土地管理的章节中。在现代,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研究古代经济或农业历史的学术文章中。
“田捐”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具体含义和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
在古代**,田捐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税收制度。这种制度对农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提到“田捐”,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对土地的依赖。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过去农业社会的怀念。
由于“田捐”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历史词汇,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田捐”来描绘古代农民的生活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结合古代农耕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田捐”的背景和意义。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的声音,以及他们讨论田捐时的对话。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土地税制度,但其名称和具体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田捐”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加深对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捐】
(形声。从手,肙(yuān)声。本义:舍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粪除秽污谓之捐。故寺人谓之中涓。以涓为之。-捐,弃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八年》。注:“弃也。”-捐殡。 、 《汉书·食货志》。注:“骨不埋者。”孟康曰:“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或谓贫乞者谓捐。”-而国无捐瘠者。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组词】
捐世、 捐馆、 捐身、 捐却、 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