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17:24
“用贤”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任用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它强调在管理、领导或组织中选择和提拔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能力的人才。
在文学作品中,“用贤”常常被用来赞扬君主或领导者的明智和公正,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文献中,经常提到君主“用贤”来治理国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见,但在讨论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或团队建设时,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用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策略。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任贤”更侧重于任命的过程,而“举贤”则强调推荐的动作。反义词则反映了与“用贤”相反的行为,即不公正或不合理的用人方式。
“用贤”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德才兼备的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和团队的管理中,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贤人政治”理念。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强调公平、公正和效率的用人原则。
“用贤”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明智的决策、高效的团队和和谐的社会。它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同时也提醒领导者要公正无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见证了“用贤”的重要性。我们的团队领导能够识别并提拔那些有能力和热情的成员,这使得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并且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用贤”:
在智慧的殿堂,
贤者如星辰闪耀,
用贤之心,
点亮未来的路标。
“用贤”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贤臣辅佐君主的画面,或者是现代办公室中领导者与团队成员讨论战略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历史剧中的对白,或者是现代管理讲座中的讨论。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1.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