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1:37
欲望: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强烈愿望或渴求,通常与满足感、快乐或个人目标相关。
欲望一词源自拉丁语“desideratum”,意为“渴望的事物”。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desire”,在中世纪英语中演变为“desiren”。
在西方文化中,欲望常常与个人主义和自由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欲望可能被视为需要控制和平衡的因素,以保持社会和谐。
欲望常常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如兴奋、焦虑或满足感。它可能联想到诱惑、追求和满足的过程。
在个人生活中,欲望可能体现在对职业成功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或对个人兴趣的投入。
诗歌:
在欲望的海洋中航行,
每个波浪都是未知的诱惑。
心中的灯塔指引方向,
穿越风暴,追寻那遥远的岸。
视觉:欲望可能联想到充满诱惑的画面,如闪耀的珠宝或诱人的美食。 听觉:欲望可能与激情的音乐或诱惑的低语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欲望的表达和接受程度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欲望可能被视为个人自由的体现,而在某些东方文化中,欲望可能被视为需要克制和管理的情感。
欲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欲望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情感的驱动力。在个人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欲望的用法和含义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