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3:11
词汇“千岁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文献。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千岁藟”进行分析:
“千岁藟”(qiān suì lěi)是一个复合词,由“千岁”和“藟”组成。其中,“千岁”通常指长寿,而“藟”是一种藤本植物,古时常用来比喻长寿。因此,“千岁藟”字面意思是指一种象征长寿的藤本植物。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千岁藟”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和吉祥。例如,在《诗经》中就有提到“藟”这种植物,用以表达对长寿的祝愿。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其身影。
“千岁藟”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中仍保留其痕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此“千岁藟”这样的词汇在表达对长寿的祝愿时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古人对长寿的向往和尊敬。
提到“千岁藟”,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诗词、绘画以及对长寿的美好祝愿。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朴、祥和的情感色彩。
由于“千岁藟”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直接使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活动或传统节日中,可能会有人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对长寿的祝愿。
在创作一首关于长寿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千岁藟”来增添文学色彩:
愿如千岁藟,岁岁常青翠,
不畏风霜侵,年年展新蕊。
在视觉上,“千岁藟”可能让人联想到缠绕的藤蔓和茂盛的绿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诗词的吟诵声,带有一种古典的韵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千岁藟”的词汇,但许多文化都有象征长寿的植物或符号,如西方的常春藤(ivy)也常被用来象征永恒和长寿。
“千岁藟”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长寿的向往,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
3. 【虆】 藤蔓。 土筐:“盖归反~梩而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