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8:21
“中卒”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中途结束或中途停止。在教育领域,它特指学生在中途退学或未能完成学业的情况。
“中卒”一词源于汉语,由“中”(中途)和“卒”(结束)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卒”常指结束或完成,而“中”则表示中间或中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描述未完成学业的情况。
在**文化中,完成学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成就,因此“中卒”往往带有负面含义,暗示失败或挫折。社会普遍期望学生能够完成学业,因此中途退学可能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和负面评价。
“中卒”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遗憾和失望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未能实现的潜力和错过的机会,影响人们对个人能力和毅力的看法。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中卒了大学学业。这件事让我深刻理解到,有时候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中卒”:
梦想的旅途,
在中卒的路口,
留下了未竟的诗篇,
和一颗不甘的心。
“中卒”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望着远方的路,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在音乐中,可能会选择一段渐弱的小提琴旋律,表达一种逐渐消失的希望和梦想。
在英语中,“中卒”可以对应为“dropout”,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负面含义,指未能完成学业的学生。不同文化中,对于中途退学的看法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
“中卒”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主要用于描述未完成学业的情况。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应用,但普遍带有负面情感。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情境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深化理解都是重要的。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