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1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10:28
“下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下降、跌落或减少。在经济、金融领域,它通常用来描述价格、指数或价值的下降趋势。
“下挫”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下”和“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挫”有挫折、失败的意思,而“下”则表示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下挫”。
在经济不稳定或金融危机时期,“下挫”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它反映了社会对经济状况的担忧和不安。
“下挫”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败、挫折或不幸。在金融市场中,它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恐慌和不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股市下挫的情况,这让我对投资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谨慎的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挫”:
晨曦的光芒下挫,
夜的阴影悄然攀升,
心灵的波动,如股市的曲线,
在希望与失望间摇摆。
视觉上,“下挫”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物体从高处坠落的画面,或是股市图表上向下的箭头。听觉上,它可能与低沉的声音或悲伤的音乐相联系。
在英语中,“下挫”可以对应为“slump”或“decline”。这些词汇在英语中的使用情况与“下挫”在中文中的使用情况相似,都用来描述下降或减少的趋势。
“下挫”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描述负面变化的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理解经济动态和个人情感表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挫】
(形声。从手,坐声。本义:折断;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挫,摧也。 、 《老子》-或挫或隳。 、 《国语·吴语》。注:“毁折也。”-而未尝有所挫也。
【组词】
挫折、 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