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6:29
偷渡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非法穿越国境,通常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没有合法文件或未经官方许可的情况下,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逃避边境管制和移民法规。
偷渡 一词源于汉语,由“偷”和“渡”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偷”指的是秘密行动,“渡”指的是过河或穿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描述非法穿越国境的行为。
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偷渡被视为一种违法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出于生存需要或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望而选择偷渡。这种行为反映了社会经济不平等和移民政策的影响。
偷渡 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冒险和危险的情感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边境的紧张局势、偷渡者的艰辛旅程以及他们面临的法律和道德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偷渡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它涉及到人权、国家主权和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个人可能通过新闻报道、电影或亲身经历来了解和思考这一现象。
在诗歌中,偷渡可以被描绘为一种追求自由和梦想的象征:
穿越夜的黑暗, 偷渡者的心跳, 在边境的另一侧, 是希望的光芒。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偷渡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非法穿越国境。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 "illegal border crossing" 或 "smuggling"。
偷渡 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法律和安全问题,还触及人权和社会正义等深层次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讨论移民和边境问题。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渡】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渡,济也。 、 《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度江河,亡维楫。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然后渡扬子江。
【组词】
渡仔、 渡杯、 渡客、 夜渡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