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4:02
水泽:字面意思指的是水聚集的地方,如湖泊、沼泽、水塘等。基本含义是指有水覆盖或湿润的地区,通常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相关。
“水泽”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水”和“泽”两个字组成。“水”指液体,“泽”原指水积聚的地方,后泛指水域。在古代文献中,“水泽”常用来描述自然景观,如《山海经》中就有提及。
在中国文化中,水泽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生命之源、财富和繁荣的象征。在风水学中,水泽的位置和流动被认为对居住环境有重要影响。
“水泽”给人以宁静、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美好、生态的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个人经历中,水泽可能与某个具体的自然景观或旅行记忆相关联,如在某个湖泊边的野餐,或是在湿地公园的观鸟活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水泽之畔,月光如银,芦苇轻摇,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泽】
(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泽,光润也。 、 《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 、 《礼记·少仪》-泽剑首。 、 《考工记·慌氏》-实诸泽器。 、 《荀子·礼论》-顺非而泽。 、 《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 、 《素问·经络论》-热多则淖泽。 、 《素问·玉机真藏论》-色沃不泽。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色泽莹润。 、 宋·沈括《梦溪笔谈》-根色鲜泽。 、 王安石《太古》-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
【组词】
泽雨、 泽器、 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