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8:03
掠夺婚(Bride kidnapping 或 Bride abduction)是指一种婚姻形式,其中一方通过非自愿的方式将另一方带走并强迫其结婚。这种婚姻形式在历史上和某些现代社会中存在,通常涉及暴力或胁迫。
掠夺婚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当时婚姻往往涉及财产和权力的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婚姻形式在某些文化中逐渐减少,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在某些文化中,掠夺婚被视为一种传统习俗,但在现代社会中,它通常被视为侵犯人权的行为。这种习俗的存在反映了性别不平等和社会法律保护的不足。
掠夺婚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暴力和胁迫。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受害者的无助和社会的不公正。
在现实生活中,掠夺婚的例子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新闻报道或人权组织的报告中,我们可能会了解到这种不幸的现象。
在诗歌中,掠夺婚可以被用作隐喻,表达对自由和选择的渴望:
她如风中落叶,被无情掠夺, 在爱的名义下,失去了自由。
结合图片,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被绑架的女子,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紧张的旋律来增强这种情感。
在不同文化中,掠夺婚的表现形式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在一些地区,它被视为传统,而在其他地区,它被视为犯罪。
掠夺婚这个词汇揭示了婚姻习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提醒我们关注人权和性别平等,同时也展示了语言在表达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婚姻现象。
1.
【掠】
(形声。从手,京声。本义:抢劫,夺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掠,夺取也。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
3.
【婚】
(形声。从女,昏声。因为古时黄昏迎亲,故“昏”亦兼表字义。本义:妇家)。
妻之家。
【引证】
《说文》。王筠句读:“下文:姻,婿家也。”-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