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4:02
口辩:指口头上的辩论或争辩,强调通过言语进行争论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口辩一词由“口”和“辩”组成,“口”指口头,“辩”指辩论。在古代汉语中,“辩”已有辩论之意,而“口辩”则强调口头上的辩论。
在**文化中,口辩常与智慧和机智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辩士和现代的律师。在西方文化中,口辩也是重要的社交技能,如古希腊的辩论文化。
口辩给人以智慧、机智和激烈的联想,可能引发对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赞赏。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加辩论比赛,通过口辩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诗歌:
在唇枪舌剑的战场,
口辩如利剑出鞘,
智慧的光芒闪耀,
真理在言语中绽放。
视觉:想象法庭上律师激烈辩论的场景,或是两个人面对面争论的画面。 听觉:听到快速而有力的辩论声,或是法庭上律师的辩护词。
在英语中,“口辩”可以对应为“oral argument”或“debate”,在不同文化中,口辩的重要性和社会认可度有所不同。
口辩是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重要体现,无论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实践口辩,可以提升个人的沟通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辩】
(形声。从言,辡(biǎn)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辩,治也。 、 《周礼·乡士》-辩其狱讼。 、 《礼记·曲礼》-分争辩讼。 、 《韩非子·八经》-辩者言之信。 、 《书·酒诰》-勿辩乃司。 、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
【组词】
辩证;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