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3:38
“九九归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九九归一,最终回到原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最终回到最初的起点或状态。它强调了事物的循环性和回归性,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的行为或思想在经历变化后回归本真。
在文学作品中,“九九归原”常用来描绘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循环往复,如季节的更替、历史的轮回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最终回到原点的期待或评价。在专业领域,如哲学、历史学等,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探讨事物的本质和循环发展的规律。
“九九归原”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循环和回归的重视。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循环和回归的概念经常被提及,如《易经》中的“复卦”就强调了事物的循环回归。
在**文化中,“九九归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变迁的理解。它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有一定的联系,强调顺应自然和保持内心的平和。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它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初心和本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经历了一段忙碌的工作后,最终决定回到家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九九归原”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九九归原,心随流水,回归自然。”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落叶随风飘舞,最终轻轻落在地上,回归大地。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九九归原”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表达,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强调了因果循环和回归的概念。
“九九归原”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美感,而且在哲学和文化层面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回归本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九九归原,他们的目的,总不外乎一个翰林学士的头衔。
郁达夫《采石矶》:“~,他们的目的,总不外乎一个翰林学士的头衔。”
1.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2.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 、 《易·文言》传-乾玄用九,乃见天则。 、 《楚辞·九辨》序-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 、 《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
【组词】
九伯、 小九九、 九九、 九地
3. 【归】
4.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