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6:38
词汇“抽胎换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彻底改变或重塑一个人的本质或面貌,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重大变化,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焕然一新。
在文学作品中,“抽胎换骨”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经历磨难后性格或命运的巨大转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人经历了某种教育或训练后,变得完全不同。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个体在认知或行为上的根本性改变。
“抽胎换骨”源自**古代的道教修炼观念,认为修炼者可以通过修炼达到脱胎换骨的境界,即肉体和精神上的彻底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的重大变化。
在**文化中,“抽胎换骨”常与个人成长、教育和自我提升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努力和经历可以实现个人的根本性改变。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个人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一个朋友在经历了职业失败后,通过自学和实践,最终在另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是抽胎换骨的典型例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雕刻我抽胎换骨的容颜,每一道皱纹都是成长的印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巅,背后是日出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和重生的过程。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充满希望和激励的旋律,如《Eye of the Tiger》。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new lease on life”或“a complete transform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根本性改变的概念。
“抽胎换骨”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个人成长和变化的复杂过程。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汉语成语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表现力。
今日呵可便称了我平生愿。端的是抽胎换骨,火内生莲。
老先儿,你也尝尝,吃了牙老重生,~,眼见稀奇物,胜活十年人。
1.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2.
【胎】
(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胎,妇孕三月也。 、 《尔雅》-胎,始也。 、 《庄子·知北游》-九窍者胎生。 、 《礼记·月令》-毋杀孩虫胎天飞鸟。 、 《淮南子·精神》-三月而胎。
【组词】
胎夭、 胎胞、 胎动、 胎卵、 胎形;胎位
3.
【换】
(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换,易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注-擅相换易。
【组词】
以帛换酒;换过子、 换了帖
4.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