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9:23
词汇“凶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凶力”可能指的是一种强大的、具有破坏性的力量。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凶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破坏性或危险性的力量。它可能指的是物理上的强大力量,也可能指的是抽象的、如恶意或邪恶的力量。
由于“凶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邪恶的势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如讨论暴力或危险**时。
由于“凶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凶”和“力”两个字组合而成,其中“凶”表示危险或恶意,“力”表示力量。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凶力”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超自然的或神秘的力量,如在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中。
“凶力”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危险、破坏和恐惧。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使人们在描述某些具有破坏性的事物时使用这个词汇。
由于“凶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要在创作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具有强烈情感或危险氛围的情境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凶力”来增强描述的强度和情感深度:
黑暗中,凶力潜伏,
如影随形,无声无息。
风暴之眼,凝视着,
摧毁一切,无情无义。
“凶力”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风暴、破坏等视觉和听觉元素。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乌云密布的天空、狂风暴雨的景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雷鸣、风暴的呼啸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然而,类似的表达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词汇,如英语中的“destructive power”或“malevolent force”。
“凶力”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具有破坏性或危险性力量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特定情境和情感。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