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7:01
“璞石”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未经雕琢的天然石头,通常指含有玉石或其他宝石的原始石块。其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尚未经过人工加工、保持自然状态的石头。
在文学中,“璞石”常用来比喻未经雕琢的人才或事物,强调其内在的价值和潜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谈论宝石或玉石时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宝石学,“璞石”指的是未经切割和抛光的原石。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璞石”更强调内在的价值和潜力,而“原石”和“毛石”则更侧重于未经加工的状态。反义词则强调了经过人工雕琢和加工后的状态。
“璞石”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玉石的称呼。在古代文献中,璞石常被用来比喻未经雕琢的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未经加工石头的专业术语。
在文化中,“璞石”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尚未被发现或认可的人才。这种比喻强调了内在的价值和潜力,与传统文化中重视内在修养和潜力的观念相契合。
“璞石”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期待。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隐藏在粗糙外表下的珍贵宝藏,以及那些尚未被发现的人才。这种联想影响了我对未知事物的看法,让我更加期待和欣赏内在的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艺术展览中看到一块巨大的璞石,它粗糙的外表和内部的玉石纹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璞石”这个词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璞石”:
在时间的河流中,
璞石静静躺卧,
粗糙的外表下,
隐藏着无尽的宝藏。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块巨大的璞石,其粗糙的表面和内部的玉石纹理形成对比。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石头被切割和雕琢的声音,以及人们对璞石内在价值的讨论。
在英语中,“璞石”可以对应为“rough stone”或“raw gem”。在不同文化中,对未经加工石头的称呼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其内在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对“璞石”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含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未经加工的石头,还比喻了那些尚未被发现或认可的人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璞】
(形声。从玉,菐(pú)声。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天真,淳朴。
【引证】
郑观应《盛世危言》-夫质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